对于李旦率军出征新罗之事,李显并没有怎么在意,因为他自己在疆场上纵横十余年,先后培养了不下千名的中低级武官,这些人虽然分散到各处,可是却都对他绝对效忠,他又想办法把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安插到了南衙和北衙的禁军之中,再加上李显每年都会定期与他们秘密聚会,每次聚会也都会给予大量的赏赐,所以李显对于自己在军中的掌控力拥有绝对的信心,李旦虽然掌军,然而一没有强大的武力做基础,二没有庞大的财力来拉拢人,即便是培养一批亲信,又能起什么用?
更何况他那弟弟一向性情懦弱、胆小怕事,在这一点上倒是继承了高宗,所以就算真的掌握了兵权,对李显的威胁也并不大。
更何况李显也有这个自信,凡是曾经受到他大力拉拢的将士们都是忠心耿耿,根本不可能会倒向于李旦。
虽然对于前线的战事很是关心,但是李显却并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毕竟李旦是名义上的三军统帅,而高宗又对自己表现出了一丝的忌惮,如果自己关心的太过,岂不是正中了武后的圈套?
所以李显一直在专注于朝廷事务,每日里上朝听政,虽然几乎不会发表什么意见,但也是一种历练,从中学习处理朝政的一些经验。
其实现在的朝局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武后虽然看起来大权独揽,门下的宰相不仅在数量上,就算是地位上也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然而高宗却是在有意无意的扶植李显,以便能够与武后相抗衡,高宗却是就中取事,利用后党与东宫势力相互牵制来掌控朝局。
这样的局势对于李显却是有利的,李显虽然在中低层官员中的影响力要高于武后,然而高级官员的底蕴却实在是太低了,尤其是在这一年的十二月(这时已经改元为开耀元年),太子少保郝处俊病死,让李显在上层又少了一个强有力的臂助。
虽然郝处俊是高宗的人,然而此人为人刚直,一向为武后所忌,对李显却是极为欣赏,所以多次与李显合作,在朝堂上斗赢了武后,现在病死,对李显实在是一个比较沉重的打击!
当然,此事对高宗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郝处俊是高宗最为倚重的两位大臣,没有之一,虽然刘仁轨、薛仁贵、裴行俭也都是高宗倚重的大臣,并且也都对高宗忠心耿耿,但是在高宗的心中都没有郝处俊的地位重要。
在郝处俊临死,对高宗留下遗言,一生未对国家做出什么贡献,死了之后千万不要麻烦浪费。高宗听到转述的这句遗言,很是伤感,对左右侍臣说道:“郝处俊志存忠正,兼有学识,作风简朴,始终不渝,虽然不是元勋佐命,然而却也为我效忠多年,如今去世,实在是可惜。”
于是下诏,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大都督,于光顺门举哀一日,这一天不理朝政,以少牢之礼祭祀,又令百官哭祭,给予了极大的尊荣。
其实郝处俊在临死之前,秘密见了李显,或者说是,李显秘密见了他,因为李显以他高明的轻身功夫潜到了郝处俊的家中,虽然郝处俊贵为宰相,然而他的家中却是十分简陋寒酸,说是家徒四壁都不为过,像这样的家庭,自然防不住李显。
李显之所以见郝处俊,一时对这位刚正不阿的大臣表示敬佩,二也是想办法接济一下他的家庭,当然,最好能够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助力。
郝处俊自然知道李显的意思,其实他对武后干政之事表示深深的忧虑,然而他也知道,作为一名臣子,对于此事根本无可奈何,然而他却也嘱托他的两个儿子郝北叟、郝南容以及孙子郝象贤,效力朝廷,为太子效忠,同时又写下一封遗书,让儿子郝北叟交给他的好友、一同反对武后干政的宰相李义琰,以大义相激,嘱托李义琰效李唐皇室,帮助太子对付武后。
除此之外,郝处俊也向李显举荐了他门下一些忠义的官员,这才目送李显离去。
李显虽然收获了李义琰和其他一些官员的帮助,然而却失去了郝处俊这个这一年多对自己谆谆教导的好老师,总体来说还是损失远远大于得到。
好在武后的亲信、户部尚书崔知悌也在这一年死去了,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朝廷任命中间派的苏味道为信任户部尚书,这苏味道虽然在表面上党附武后,但实际上却已经暗暗倒向了李显,所以这对于李显也算是一件好事,最起码李显可以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关于武后党羽的消息。
而到了年底,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新罗战局竟然发生了逆转。
原来在大军开战之后,一开始进展的十分顺利,李旦虽然不懂军事,可作为主帅的薛仁贵却是久镇辽东,对那里的情况很是熟悉,再加上他这十余年来练兵不辍,麾下将士十分精锐,所以一路势如破竹,仅仅两个月就攻下了新罗三十余城,使得新罗主力只好龟缩在东南地区不到三分之一的国土中苟延残喘。
可谁都没想到的是,就在此时,契丹的大贺氏部落联盟首领李尽忠联合妹夫孙万荣,杀死了新任营州都督赵文虺,宣布造反,与此同时,长期迁居营州的粟末靺鞨酋长、年仅十四岁的乞乞祚荣率部造反,自称大氏,因此被称为大祚荣,宣布与唐朝决裂,誓报杀父之仇。
而就在这时候,倭国因为反对新政而流浪在东北边界的流寇集团竟然也突然派出了大批船队,封锁了大唐到三韩的海上交通线。
如此一来,整个营州地界全都被叛军占领,这导致出征新罗的大军与大唐之间的联系被割断,粮道也被断掉,大军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
除此之外,刚被打压下去的突厥也再度活跃起来,派兵进攻单于大都护府,大唐的整个北部边疆再次陷于动乱之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