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媳妇儿。”街边书局里,隔着柜台站着三个人,里头站着的四十来岁的男子正是这间店铺的东家,而另一边则是夫妻模样的一男一女,可不正是张逸和沐秀儿。
因先前几次,来书局交书,沐秀儿都是在外头茶棚子里等的,没有一块进来过,这趟陪着一起,眼瞧着陌生,那东家便开口问了声,这不是,正撞到了枪口上,张逸挺着胸十分得瑟地做了介绍。
哪会看不出这小子的得意,东家倒也凑趣,赞了一句般配,这少年相公立马眼眉带笑,倒是边上那小媳妇儿脸红了几分。
交了书,拿了工钱,再接了新的活计,这一次,果如张逸所料的那般,新的工作比上一回又少了些,也没多问什么,爽爽快快地接了。
出了门,左右看了看,往日她们都是直接到茶棚子里吃午饭,点碗面或是弄个馄饨,今天张逸却不太想去,抓了抓脸,想了一下:“秀儿,要不咱们今儿吃顿好的,嗯,去珍馐楼。”这镇子算不得大,但往来人口也不少,酒楼也有几家,但若说最大最好的,当说是建造在湖边上的珍馐楼,这名头也是无意中听人说的,这会儿就想要过去试试。
沐秀儿听她说要去珍馐楼,有些犹豫,她曾听人说过,那儿的菜贵不是她们这样的小户去的,可对上这人兴致勃勃的眼,一咬牙,贵就贵了,于是,轻轻点了点头。
这么着,两人选定的目标,一路逛了过去。
到了地儿,抬眼先看,这珍馐楼是两层的木制酒楼,一块大大的红木金字招牌悬挂,走进去,一楼摆放了十来张桌子,靠里边有一扇门挂着帘子,另一侧则是木制的楼梯,直通上二楼,这会儿已经有不少人在堂中吃饭,中年掌柜站在柜边,手里拔着算盘,堂里还有两名小二正忙,“客官,先请里头坐。”其中一位眼尖,快步过来,招呼。
目光扫了下,找了一张空桌坐了过去,那小二跟在后头,又问道:“客官要点些啥?”
“你们都有些啥菜?”张逸笑问。
那小二是个机灵的,看两个身着心中已有分数,便连着报了几个价钱实惠的菜。
张逸听得仔细,好在这里的菜名不似后世那些大饭店,名字总让人觉得云里雾里,听他报完了,心中有些分数,于是,她看向沐秀儿问道:“秀儿,你想吃些啥?”
沐秀儿还是头一回进这样的酒楼吃饭,到底还是显得有些拘谨,那小二报的都是一些家常菜,她却没有主意:“你来定吧。”
张逸能看出眼前人的小紧张,也就不勉强,“要个清蒸鱼,再弄个小炒肉,黄瓜拌豆皮,清炖豆腐狮子头,”又想了想,问道:“你们这里可有什么点心不?”
那小二见他点得利索,倒像是个常进馆子的,便恭敬答道:“常见的点心都有,不过,客官要不要尝尝咱们这儿的招牌点心,蟹黄包。”
听他说了蟹黄包,张逸下意识就问道:“蟹黄包?做这个的师傅可是打南边来的?”
小二听他一语道破,忙笑道:“客人好阅历。”
“行,来一盘。”张逸不再多说,示意就要这几个菜。
“好嘞,客官先喝些水,菜一会就来。”说完那小二就走了。
张逸拿了桌上的水壶,倒了两杯茶:“先点那些,一会不够再添,你也想想,还有啥想要吃的。”
平日里,两人在家顶多也就三个菜,这会儿,见她一口气点了那么多,沐秀儿心里多少有些舍不得,不过有外人在,她也不好下这人面子,更不想扫了她的兴致,现在听她这样问,忙摇了摇头:“够了,哪吃得了那么多的。”
张逸自是听得出她的意思,知这人节俭惯了,先前她点得顺溜,这会想想两个人吃那些,似乎确实是多了,眨眨眼:“就今儿这么一回。”
听她忽地冒出这样一句,话转了转才回过味,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沐秀儿喃喃不知如何说才好。
张逸不愿在大好日子里为这么点小事破坏了气氛,不再提这事,扯开话题说道:“那蟹黄包一会上来了,你多吃几个,好吃得很。”
沐秀儿自是从善如流,“那蟹黄包到底是个什么?”
“是用蟹肉和蟹黄加上肉酱做出来的烫包,一咬一包水,可好吃了。”张逸边说边做出一副很好吃的表情:“那滋味讲也讲不清,反正,你吃了就知道了,吃完准保喜欢不会后悔。”
沐秀儿见她说得眉飞色舞,眸心染了笑,“瞧你夸的,好像天上有地下无似的,不晓得的还道你是这儿的小二呢。”
听她揶揄,张逸丝毫不以为意,开口还要再说什么,神色忽地僵了一下,曾经她是吃过蟹黄包的,从北边刚到南方时,那城市的蟹黄包名气很响,特意去了所谓最正宗的地方买,排了很长的队,吃到嘴里,说真心话,并不怎么样,回来和朋友抱怨了一回,朋友笑着说,傻子,那地方的东西最不地道了,都是斩外地人和外国人的,后来,又由朋友带着去吃了真正正宗的,不过,许是因为希望太大,虽然觉得不错,但比想象中的要差了些,奇了,刚才那股子由衷的喜欢又是怎么回事。
“阿逸,怎么了?”沐秀儿见这人突然神色有变,小声唤她。
“啊,哦,没什么。”被叫回了神,张逸摇头,想来那也是原身残留着的感觉,“刚才肚子好像叫了。”她随口扯了个谎儿.
沐秀儿不疑有它,倒是自责了句:“出门时该带些干粮的,我疏忽了。”
张逸不想她信口胡说,竟惹得她这般,有些后悔,又有些喜欢,“关你什么事,这会饿些好,一会就不怕没肚子了。”她这样打趣了一通,总算是成功惹了一记白眼,满足了。
边喝茶边等着上菜,正是饭点,进店里吃饭的人越来越多,临座的几张桌子都满了。
人多了,那小夫妻也不似之前,只安安静静地坐着。
忽地,边上一桌传来了聊天声,张逸下意识地看去,两个三十来岁模样的男子面对面坐着,这两人都是个嗓门大的,说的话听得一清二楚。
“老弟,你这次去南边,可有什么新鲜事?”
“走买卖,还不就是那些个事儿。”
“我也不瞒你,其实我是盘算趁着雪还没下,往南边赶一趟,进些货回来,也不晓得眼下的行情。”
“咋不早说,还真有件事,我得提醒你一句,你要是想到江南那边进料子,可得仔细些,莫买张家的货。”
“怎么说?”
“张家正闹着呢。”
“这倒新鲜,怎么个闹法,快说来听听。”
“究竟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