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武年前就和卫煌勾兑,由卫煌给自己设计了房子,本计划是年前建起来,但因为各种原因,直到春节都没能动工,只能推到节后。
说好的设计费,结果现在一分钱没花,不断地表达着自己的谢意,又邀请卫煌去自己家吃饭。
卫煌笑道:“不收钱是我最大的诚意,目的就是希望大家把钱用在刀刃上,建出理想中宜居宜业的建筑,一会开会你得多多支持我。”
郑文武表决心道:“你放心,我绝对是你忠实的粉丝,坚决拥护你。”
杨军桦见他们是老熟人,估计两人也有很多交流,试探地问道:“文武,房子修好之后,你计划做哪一行?”
郑文武拉过凳子坐下,目光扫了一圈,摇头道:“我能做哪一行?外娚打灯笼-照旧,继续出去打工。”
李长春插话道:“你们先聊着,我去把其他人请过来。”
卫煌道:“李哥,辛苦你了。”
“应该的。”李长春没有埋怨,点了一下头,在心中盘算如果这次再请,那些人还是不来,自己应该怎么办。
看着李长春出去的背景,杨军桦觉得时光真的能磨灭一个人的灵性,一瞬间就想起十年前,大家一起在坡上放牛时,李长春也是何其聪明的一个人。
山林里的野果,什么杨梅、八月瓜、野葡萄,没有李长春不能找到的。
特别是杨梅成熟之季,满山青翠,他都能准确地从一座山看到另一座山,发现杨梅树的位置,然后带着大家去采摘。
那时候,大伙都佩服他。
后来选生产队长,大家也觉得他能成事,而且他愿意留守乡村,大家就一致把票投给他。
这几年,李长春却没有带领大家做过一件“大事”。
随着大伙在外打工赚了钱,也认识到农村困难是现状,农村经济萧条是趋势,呆在农村就是混日子,也就没人埋怨队长不作为。
住在一个村子里,大家多少沾亲带故,但再亲的人之间都会有胜负心,都会有比较,便有闲言碎语在背后流传,说李长春是一个傻瓜,靠那几亩地,累死都赚不了钱,有这么精神,随便在外找个什么工作不好。
大伙都这么讲,杨军桦也认为李长春丧失了上进心,然而通过春节的接触,杨军桦发现李长春还是曾经的李长春。
李长春心中有不甘,想做事,想赚钱,想把日子过得更好。
只不过在他心中,还有份量更重要的,那就是孩子,他舍弃了自己,把全部的爱浇灌给了孩子。
杨军桦觉得自己可以带着李长春致富,如果他愿意,可以和自己一起合伙养鱼。
郑文武见杨军桦陷入沉思,问道:“杨哥,你呢,你打算搞点哪样?”
杨军桦倒不隐瞒,反正迟早都能看到的事,没什么好藏的,直接讲道:“我打算养鱼,以后再开个鱼馆。”
“你的手艺不摆了,鱼馆开起生意肯定好!”
郑文武记得有一年也是过年,杨军桦就在村里搞过一次烧烤,当时就烤了三条鱼,味道十分好。
“我记得是大前年,你搞过一回烤鱼,现在我都记忆尤新。”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