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找到同学朋友。孤独是什么,也是从父母去世之后才领悟到的。由于前世大部分的家庭生活都是自己独自找乐趣的,所以导致到了这里,对于两个弟弟没有什么概念。尤其是哪怕林氏生了两个儿子,依旧是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丽姐儿身上,丽姐儿就对两个弟弟更没什么兴趣了。除夕那晚丽姐儿的突然觉悟,让她慎之又慎地检讨自己。不管是对徐老太爷或者是父母兄弟,亦或是赵嬷嬷丹桂等人,自己的态度也仅仅是敷衍或者顺从,根本没有用心。自己跟本没有做过什么努力,怪不得总是不安心慌,是自己不懂的珍惜。找到原因之后,丽姐儿就开始一一改正,态度决定一切,丽姐儿首先改正的就是以前玩世不恭的态度,不管是对着谁,哪怕是一支笔,一片纸,都要付出真心。就这样,效果明显了,亲人不必说,更宠溺自己了;其他人也对自己笑得更真诚了;就连两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丽姐儿都觉得看着自己的眼神不同了,那种光彩同娘亲嫁妆中的宝石一般,五彩斑斓。也许婴儿最真诚,哪怕他们什么都不懂,可是不知为什么,丽姐儿觉得他们懂,也许这就是血缘。哪怕里面已经不同,血肉皮囊却是真真正正摆在眼前的。
这一天,徐熹和徐福做了好多灯笼,即便那些灯笼很不精致,甚至有不堪一击的倾向,可其他人看着依旧是喜庆的。男人们将整个避难地都挂上灯笼,把整个院子照得一片光亮,增加节日气氛。
徐熹看着自己做的不伦不类的灯笼在寒风中摇摇摆摆,不禁沮丧地摇摇头道:“我还在上学的时候,就有一个同窗特别会扎灯笼。当时授课的先生说他不务正业,我们这些一起进学的就都离他远远的。现在看来真是不对,不管怎样都应该去看看瞧瞧的,说不定当时好好地瞧了,今天的灯笼就做的更好了。”
“仅仅因为这个?”徐老太爷语气不善。
“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也因为自己当年同其他人一样冷待他人而感到羞愧了。”徐熹赶忙毕恭毕敬。
“元晦,人情练达即文章。好好地捉摸捉摸这句话,对你很有益处。”徐老太爷郑重其事。
“孙儿明白。”徐熹很敬服。
“明白就好。”徐老太爷满意地拈着胡须,心想孺子可教,还不是那般迂腐,还能成良才。
晚上,大家一边透过窗户纸看灯笼朦胧的光,一边吃汤圆。汤圆种类不少,甜汤圆,肉汤圆,炸汤圆,酒酿汤圆……总之花样不少,想怎么吃都吃得饱。赵嬷嬷还怕汤圆太过甜腻,准备了不少精致的小菜,腌菜给大家解腻。
丽姐儿咬了一口花生馅料的煮汤圆,只觉得舌头差点被烫掉。那甜腻的感觉一辈子都忘不掉,美味到无法形容,那是一种从舌尖到胃的舒适按摩,那香味也一直消散不去。丽姐儿也承认,吃过几个之后,就得吃一口解腻的酸辣黄瓜,毕竟那汤圆太过难消化。只不过,丽姐儿还想吃的时候,林氏却是不允了,只说不好克化。丽姐儿自然知道林氏说的没错,东西是不错,只可惜自己的身子多少还是有些弱不禁风的,要是小病小灾自己还能挺过去,就怕事情大了,家人也解决不了,毕竟这里不是蜀州城,请医延药都不方便,还是小心谨慎的好。
丽姐儿最后喝了一点煮汤圆的汤,有道是“原汤化原食”,滋补又养生。
就这样,正月中最后一个节日就这样过去了,哪怕还没有出正月,丽姐儿也开始向往春回大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