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事人的周瑜心知此去效凶险未知,临出发前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才离开,周氏怎么都觉得胞弟似交代遗言,二人抱头痛哭一顿,第二日硬是打起精神去了吴家。
圣上遵从皇后遗愿守孝三个月后选秀,这次规模大范围广,不论家世背景,但凡十四到十八的未有婚约的良家女子都需要报名。
这下,有未婚姑娘的人家忙的跳起来了,圣上眼见快要进棺材,谁家愿意把花样少女嫁过去糟蹋。
周氏的小女儿嫁给新晋的安永侯,和唐家也渐渐走动起来。
大女儿大赵氏嫁给吴家,正是吴月如的母亲,其长子还未成婚,今年17岁,周瑜的长女周倩16岁,年纪相当,本身又是亲戚,亲上加亲,越想越觉得合适,刚一提出来,大赵氏脸色大变。
“这怎么可以,倩儿和我同辈,行哥儿虽年长,却要唤她一声姑姑,要是真要这般亲上加亲,指不定被人笑死,此事万万不可。”大赵氏尽量放缓态度,言语中的不喜还是十分明显。
周氏和周瑜是兄妹,大赵氏和周倩是表姐妹,差了辈分。
转念想到一向吃斋念佛不问事的人突然这么热心起来,还不是选秀闹的--赶紧把适龄的闺女嫁出去啊。
“娘也别着急,选秀采集至少要一个月,着手慢慢挑肯定能成的。”大赵氏劝道。
不过如今适龄的未婚男子十分抢手,以前他的儿子甚少有人问津,现在一才天功夫,已经有五六家媒人登门,她正捉摸借此机会挑个中意的儿媳妇。
“那你有什么主意,你舅舅一走,丢下两个适龄的闺女,如何是好,一个都难找何况两个,二人又没了娘,找人就要低一等,再加上如今女子不值钱,哎……难啦。”周氏十分愁,眉头紧锁似山川,她多年不出门,京都中有哪些适龄的男子,她都不知,第一时间想到便是大女儿。
“总能找到的,小妹那边说不定有合适的。”她认识的人中家庭背景好的,肯定不愿意要一个没有娘家支持的媳妇,舅舅此去凶险难说,多数人都不看好,由此缘由,甚少有愿意结亲的,这些话她想说出口,怕伤了周氏的心。
又心说:还是找小妹商量商量,她那边说不定有合适的。
见了小赵氏,说明情况后,小赵氏当即不应,嗔怪地瞪了眼大赵氏,似在说“又拿我当抢使”。
现在要找个有能力心地又好的都难,何况还要家事好的,样样都好的,搁在平时都瞧不上周倩姐妹,何况现在这特殊时期。
只得硬着头皮上:“如今世道,娘不大明白,老侯爷和老妇人二人突然离去,大老爷也走了,大太太伤心过度完全不管事,留下两子,大的才十三岁,还在孝中,就有不少媒人上门说媒,要不是年纪小又有大孝在,只怕昨日就被定下去。”见周氏惊讶地盯着她,又举了一例:“唐家三房是庶出,平日里基本无人记得,三老爷现今没有任何官职,夫妻俩才能也平平,只因为二房和睿亲王做了亲家,听说昨晚有几个媒人为了争夺大打出手……”
周氏眉头更加紧了,十分担忧:“那依你看,如何是好,你手里可有认识的好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