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刻钟,宋铮才走了三里路,来到西山脚下。所谓西山,其实是一条长达上百里的山脉,由于宋家庄在山脉以东,所以将其统称为西山。在这条山脉上有一个个鼓起的山峰,宋家庄西侧偏北的这个山头最高,所以,人们口中的西山,通常是指这个山头。宋铮听说,山脉西侧有一个方圆几十里的马陵湖,马陵湖再往西,还有一座更高大的五垛山。不过,原来的宋书呆连马陵湖也没去过,何况是五垛山了。
西山整个山脉隆起,宛如一条巨龙,只有在宋家庄南面10余里处的吴塘村北侧,才有一个山谷。山谷中能走车过马,可以连到山脉的西侧。不过,宋家庄的人要去马陵湖,一般是在西山头的南侧,从较矮处翻过山脊,那里有一条常年行走形成的山路,只能步行,车马无法通过。这条山路也正冲着东边的宋家庄。
宋铮站在西山脚下,发现前方路边有一座草屋,宋铮知道,这是断背宋瑜的住处。不过,宋铮没有理会,他被眼前的小山迷住了。山并不高,也就二三百米。从山脚到半山腰,种满松树和槐树,郁郁葱葱,偶尔传出几声鸟鸣,却显得更加幽静。再往上,便是一些绿色的灌木杂草,分外青翠。山顶处,露出黑黝黝的岩石。由于红日刚刚在天边露头,雾气尚未散去,所以,山头若隐若现,凭添了一股仙气。
空气清新,美景当前,让宋铮不由得一阵陶醉,张开嘴就喊了一嗓子:“噢……”喊完后,宋铮浑身轻松,郁闷之气彻底一散而空。
“谁啊?”随着一声尖细的声音,草屋的木门缓缓打开,一个消瘦的身影闪现出来,这自然是宋瑜。宋铮见到宋瑜出来,也慢慢迎了上去,叫了一声“三叔”,便开始好奇地打量这位性取向有问题的长辈。宋瑜身高七尺有余,一身青衫,长发束于脑后,相貌与宋珏有七八分像,不过显得要年轻得多,也要黑一些。这也可以理解,宋珏天天闷在屋里读书,皮肤白晳。宋瑜可是自耕自种,风吹日晒,皮肤就没那么好了。
“你是?”宋瑜犹自惊疑。也不怪宋瑜认不出侄子,他自从被宋湜发配到西山脚下,几乎没有回过村子,也就是几年前宋环归宁时曾回去过一次,见过宋铮,那时候宋铮还是个七八岁的孩童。几年过去了,宋铮平时除了去族学几乎不出家门,宋瑜对他自然非常陌生。
宋家的长辈都曾告诫过宋铮,不要去西山,视宋瑜为洪水猛兽。不过,宋铮既然换了新灵魂,对宋瑜倒没什么偏见,所以,他很爽快地答道:“我是铮儿啊。”
“铮儿?宋铮?”宋瑜惊奇地看了一眼面前的小男孩,上下打量了一番,笑容刚刚出现在嘴角,却忽然沉下脸来,变得面无表情,转身进屋,再无声息。宋铮非常纳闷,自己从来没惹过这位宋断背,为何他对自己如此态度?难道是怨恨自己的父亲当年向老爷子告密(宋瑜与粗犷男考生打得火热,宋珏回家后自然告诉了父亲宋湜)?还是长期独居造成了性格孤僻?宋铮百思不得其解,不过自己眼前也没能力做什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宋家的事自然让老爷子操心,先把自己的事管好再说。
刚走了半个小时,宋铮的小身子已经有些劳累,望着眼前的小山,宋铮无力去征服了,又见了宋瑜的死鬼脸,刚刚变好的心情也有点郁闷,只好悻悻然转身回去。
刚刚转过身,就看到一个胡子花白、浑身邋遢的老头从雾气中钻出来。这个老头脸色苍白,双目直勾勾的,嘴里还在念叨着什么。宋铮吓了一跳,要不是大白天,还以为自己遇上鬼了。他连忙闪到一边,让过老头。
老头也不看他,依旧直直地向前走。宋铮听到他嘴里念叨的声音,竟然是:“穿杨神箭破龟甲,三狗进去没水操。”这是什么意思?宋铮有些疑惑,这两句前言不搭后语。第一句还像句诗,第二句可就太粗鄙不文了。这一句如果联想一下,很容易让人想到某个叫三狗的人,前戏没做足,连必要的润滑都没有,就霸王硬上弓了。
这个老头宋铮也知道,他是宋家庄郑氏族长郑德奎的远房叔叔,也是宋家庄年龄最大的,近80岁了。这位郑老头天天神神叨叨的,还经常颤颤微微爬上西山,到山那边去。他也没什么近亲,住在宋家庄最破的草屋里。郑德奎看他可怜,每年给他点米粮,让他能够过活。村中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么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头,居然不死,还要向着宋家庄从没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