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时代,给他那稚嫩的童年留下的是怎样的阴影?那吝啬的家庭,给他最初的人生之课留下的印记又是什么呢?积郁在心底的一桩桩令他难以名状其苦的往事,陡的又浮现在眼前——
一九五三年,他出生在H省一个煤矿工人的家庭,父亲叫范显彬。母亲连生了他们兄弟七人,他正是老七。九口之家对于一个矿工来说,贫困的生活简直到了无法维持的地步。为了六个大孩子的生存,也为了老七的一条小命,母亲流着泪把他送给了人,也就是现在的爸爸,王喜财。
草青草黄,两年过去了。一天,王喜财把他给送了回来,说是“不要了”。生身父母望着胆小的儿子,心如刀绞。
雁去雁来,两年又过去了。范家的生活虽然贫寒,因为孩子们活泼可爱,却也充满了欢乐。爸爸每天下班回来,老七总是要跑出去迎接。他像只小麻雀一样,又跳又叫,投入到爸爸的怀抱,把人类最崇高、最真挚的情感和温暖全部倾注给他那饱受生活折磨的爸爸。每在这时,爸爸总要把他高高举起,然后亲吻他那张干枯蜡黄的小脸。这就是爸爸对孩子唯一的爱。
正当范家合家度日时,王喜财夫妻突然闯进了家门。原来,王家当时把孩子送回来的时候是因为其老婆生理出现了反常现象,自认为受孕,于是爱财如命的王喜财便不顾妻子的阻拦,将孩子给送了回来。后来去医院治疗,却诊为子宫肌瘤,先后做了两次大手术,一直治疗了两年。
范家夫妻极力克制着内心的恐慌与痛苦,好言相劝,并愿以一百元钱作为赔偿。王喜财暴跳如雷,抓住孩子死不放手。
那是怎样一个撕心裂肺的时刻啊!五岁的孩子哭叫着要爸爸妈妈,可他还是给养父抱走了。透过不断流淌的泪水,他望见爸爸妈妈挣扎着举起双手,用力地向他呼喊着、奔跑着……
为了断绝他们的骨肉关系,在康仁义的串联下,王喜财不惜背井离乡,举家迁到了黑龙江。
1966年,H省的生身父亲日夜思念儿子,千里迢迢来看儿子。心胸狭窄的王喜财不但破口大骂范显彬,还把王坚凶狠地毒打了一顿。
生身父亲的到来,不但没给王坚带来丝毫的快乐,相反,又引起了养父母的重重疑虑。从此,打骂成了家常便饭。上学时,步行二十几里地,不许他在外边过夜。冬天早起就要去捡粪;春天上学拿根绳子,放学要捡一背柴禾;夏天随身拿着布袋,放学弄些猪食菜……就这样父母稍有不顺就把气发在他身上。他咬紧牙关,把一切全忍了。他盼着毕业这天的到来,自己可以用汗水和智慧来分担父母生活上的负担,再也用不着提心吊胆地写字看书。可恨的是康仁义与父亲串通,弄了这场不堪回首的婚事,它像一颗沉甸甸的冰雹,重重地砸在了他的心头,使他在父母跟前,又成了千古罪人。
寒冷、悲哀连同这死寂的黑夜一同向他袭来。他不愿在往事的王国里作这样痛苦的旅游。于是,他悄悄地走了出来,顺着大道漫无目的地踱着步子。
多少个茅屋的灯光早已熄灭,人们都在享受着梦乡里特有的温暖;间或有几家的灯光悄悄从挂满霜花的窗镜流泻出来,可能是母亲正给孩子把尿,或许是给孩子喂奶。幸福的家庭像一汪清水,清澈静谧。然而他,却像一片凋零的枯叶,漂浮在这寒冷的野外。(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