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了。世界又从来没有发生改变。
因为李带的穿越,导致经典文本丢失,文学史改写,小说这个文体的发展,跟以往出现了很大的不同。但无论是在这里,还是在地球,或是跟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人一样,只要他们还是人类,就永远永远坐在火炉旁边,聆听他人故事的渴望。
这件事情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人们愿意在疲惫的时候坐下来听故事,他想,不仅是因为我们想要消磨时光,还因为我们希望能够从别人的故事中获得力量,获得——像是作文题目里说的——人性的光辉。
光辉有很多种,深厚的亲情、纯洁的爱情、患难的友情、不屈的自尊、可贵的道义,这些都是人性之美。但是这些大而空的词语光是这么说出来,似乎太抽象了。每个人都有亲人,有恋人,有朋友,却未必会把这些伟大的情感挂在嘴边,我们生而为人,有尊严,讲道义可算是基本操作,倒也没有觉得自己因为这些而多么高贵。
在岁月静好的生活中,如果把人性放在台面上来谈似乎显得有些多余。
什么时候人性才会凸显?或许需要一些外部因素的作用。
当好人因为种种原因编织出精妙的谎言,当恶徒因为种种原因产生了向善的信念,当日复一日的平静生活因为种种原因被打破因而产生罅隙——
好了,那便是人性之光照进来的地方。
想明白了这点,李带闭上眼睛,开始回忆,从前世读过的《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集》中,选择最适合眼下的篇目。不得不说,欧·亨利真的是个相当有生活的作家,人称西方市民阶级的百科全书。在他一生所写下的三百多个短篇小说里,有不少就是取材于他的亲身经历。
像在《最后一片叶子》里,他之所以去写画家的故事,就是因为他真的喜欢画画,也真的当过一段时间的画家,后来因为家境不好,画画的成本又比较高昂,才被迫放弃的。
除了画家,他还从事过很多奇奇怪怪的职业。譬如药剂师学徒、厨师、吉他手、群演、记者、银行出纳,最终在银行因为工作账目出现问题,被起诉盗用公款,给抓到了监狱里。
这不进牢里还好,一进去发现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他超喜欢在里面的。
在服刑阶段,欧·亨利或许是听了大量故事,收集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又没什么其他的事情好干。于是他笔耕不辍在杂志上发表许多作品,翻译到世界各地,引起广泛关注。
正是因为有这么一段在监狱中度过的岁月,他的小说,很多是以传统意义上所谓的「犯罪分子」为主角,包括流浪汉、小偷、骗子等。
李带这次选择的,就是其中一部名篇:《警察与赞美诗》。
他对这部小说的开头印象极为深刻,几乎是倒背如流:“苏比躺在麦迪生广场他那条长凳上,辗转反侧。每当雁群在夜空引吭高鸣,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