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创。就是文化创意产品。”
“图书是一种消费品,人们消费的有时候并不是内容,而是一种我已经吸纳了这些内容,所以我这个变得很有内容的错觉。”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家书柜上摆满了书,但是主人就是不看书。”
“因为有那么一部分消费者,把书买回来,他的消费行为就已经完成了,怎么说,这是一种人类的心理吧。就像《芬尼根守灵夜》,你知道詹姆斯·乔伊斯的《芬尼根守灵夜》吧。”
“知道。”
“就是那本所谓的天书吗。”
“上大学的时候选修西方文学,还听老师专门分析过。”
果不其然。大家都知道。
“对。那本书我很早就慕名买回来在家里放着了,但是一直放在书架最高层,从来没有拿下来读过。所以当我在书店里见到这本书,并把它买下来带回家的这一刻。这本书的结局实际上是注定的,我根本不会看它。”
“明知道自己不会看,那我为什么还要买下来呢?很有可能是我希望,给自己,还有来过我家的人都造成一种,「别看我这样,其实我也是看过乔伊斯的人」的幻象。”
“我们买了书,但是没有读书,我们买的,也都是这种幻象。”
“有的日历在大街上只卖两块钱一本,有的日历上面每一页都印了作家的头像,下面再配一句作家的名言,在市面上就要卖两百。为什么?因为里面有幻象。有的纯白T-Shirt,什么都不印,谁都不会想买,但如果印上文豪呢,恐怕店门都要挤破。”
“不止是这些,还有徽章、马克杯、帆布包,甚至中性笔、笔记本、胶带这些小文具。都有改造成文创产品的空间。”
“部分同意你的观点。可是这跟我们刚才讨论的计划有什么关系呢。”
陈竖、林果、麦戈登三人还有些疑惑。
“我现在讲的是消费者心理学。作为生产者,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受众在哪里,他们普遍是什么样的,内心真正需要什么,再去考虑做什么东西卖给他们。”
“既然我们知道,读者会为之买单的,除了优质的内容,还有优质的幻象。”
“当我们现有的内容,由于杂志社的种种限制,不够充足,不得不加上冗余的广告和企业文化宣传……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就该想办法,在别的地方下功夫了。”
陈竖说:“我大概有点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包装。有的人会为了内容,把一本书买回家,而有的人会因为这本书封面的装帧设计很好看,而把一本书买回家。他们可能看了书,可能没看书,但是对于我们卖书的人而言,毫无区别。”
陈竖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看向李带的目光带了一丝狡黠。
“因为他们的钱,已经被我们赚到口袋里来了。”
“啧啧,不要说得那么露骨嘛。”
李带补充道。
“是我们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所以才得到了应有的报偿。”
“你这个点子不错。我们把副刊弄得漂亮一点,大家觉得好看,就不会把它扔到一边了。”
陈竖若有所思。
“不不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