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就不需要销毁!重印的经费也大大降低了!没准能行,没准能行!”
“您说的没错。而且出了问题的封面也有它的用武之地,如果把它翻过来,夹在杂志里,作为创刊号送给读者的珍藏纪念海报,说不定也是种办法。”
“鬼才啊!”
“当然了,这只是方案一。在考虑到时间、成本、执行可能性等诸多因素的情况下,其实我还有个备选方案供大家参考。”
李带微笑着继续说,在得知陈竖会卖车承担印制成本之前,他已经做好了拿不到任何公司层面预算的准备,所以他后面所说的第二个方案,才是他原先的计划。
“如果说方案一还要再多花一笔钱,那方案二连钱都不必多花了。”
“方案二是什么?”
“仅重印ISSN。我已经提前了解过了,江城城郊印刷厂拥有印刷贴纸的能力,放在仓库里的两万五千份杂志其实什么也不用做,我们只需要重印六万张正确的ISSN条形码贴纸,然后粘贴在错误的条码上进行修正就行了。成本的话并不太高,用我的稿费就能轻松搞定。不过问题是毕竟是在封面和封底上打了两个补丁,作为创刊号的话,似乎不怎么体面。”
“一个成本稍微高些,速度稍微慢些,做法稍微精致些,一个成本低廉,速度更快,但是相对粗糙,我们可以视公司的印刷资源调配情况,来着手进行我们这边的重印工作。”
“这就是我想到的两种补救办法,甘老师有什么建议吗?”
李带这番话说得十足客气,方法也具备可行性。连甘敬都忍不住有些动心了。
但是以防万一,他还是继续询问:“好。我承认你的方案确实能够解决时间的问题,但这时间是我们出版方的时间,读者那边你怎么办。新的读者,预订数量还在增加,老的读者,大部分已经等的不耐烦了。即便是最快的方案二,也需要把贴纸印出来的时间,需要人力重新粘贴的时间计算进去。再加上如果我们因违反出版条例,被友商举报的事情被公布出去。读者失去对我们的信任,愤而退订,怎么办?到那个时候,重印得再多再好也没有意义了。不是吗?”
甘敬提出的这个问题才是最关键的。
之前好几个为杂志站台的活动,的确为《破壁》杂志带来了足够的热度,也有效地促进了预定量的大幅度抬升。但是,要知道在任何一个时代,用户的注意力都是稀缺资源,今天还被关心的大事,明天可能就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
没有人会对迟迟拖延着不能出版的杂志保持着密切关注。
这就跟李带曾经生活的世界中,某品牌手机得到媒体大肆报道,拥趸大力追捧,却因为产能不足,供应链断裂,而惨遭消费者抛弃,是同样的道理。
等把所有的事情处理完了,杂志也铺上市面了,当初发起预定的读者还在吗?
他们还需要吗?
甘敬紧锁着的眉头仍然没有完全松开。
然而李带从容不迫,继续说道:“我理解您的担心,甘老师。不过在给出以上面向出版公司的提案时,我也考虑到了读者这边的需求。”
“这里有个配套的解决思路,希望得到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