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放弃徐州 投靠黄逍
“诸位,眼前形式不大妙啊,袁绍似乎受到了什么刺激一般,死命的攻打徐州,再这样下去,用不上半年,徐州将会彻底沦陷,诸位怎么看此事?”
徐州城,州牧府,所有的徐州城上层,都到场了,为首的一老者,正是陶谦。只见其愁眉苦脸的说道。
陶谦,字恭祖,丹阳人。由于黄逍的到来,历史的改变,并没有出现历史上的曹操三打徐州,而陶谦也并没有在194年死去,如今的陶谦,已至六十六岁的高龄,在汉末群雄看来,已算得上是一不折不扣的老官僚了。虽然时局动乱不堪,但是,陶谦无论在政绩和军事均有其真才实料,方能在汉末乱世立定脚跟而不倒。在打退了吕布、颜良无数次进攻之后,袁绍终于亲率大军压境,实力悬殊之下,一路被袁绍攻城拔寨,如今的徐州,已经大半落在了袁绍的手中,陶谦年老,此刻,却是病倒了。
黄巾起义另一重要因素是宗教问题,桓灵之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底层民众对政府早已丧失信心,两汉神学化了的纲常名教,即独尊的儒术地位,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故此一经煽动,立成燎原之火,“太平道”的宗教号召力实是不容小窥。
徐州更为太平道起源之地,早于顺帝年间琅琊郡就有干吉、宫崇师徒传播太平道教义。初,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臧之。后张角颇有其书焉。故此陶谦命大军屯琅琊开阳,亦有预防死灰复燃之举。
佛教自西汉末传入中国,在上层社会颇为流行,可于汉明帝时代,发生了楚王英谋反一案,而楚王英偏偏又是个佛教信徒,结果因此案“坐死徙者以千数”。自此以后近百年中,史籍不再有关佛教在中土传播的记载,显然,也是这次株连的结果。但由于中国佛教“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比起“太平道”的“苍天已死”自然是大大好。陶谦也深知此点,于是开始在徐州推广佛教。
当时陶谦同郡人下邳相笮融督管广陵、下邳、彭城运粮,其利用手中掌握的粮食,起大浮屠寺,可容三千余人,悉课读佛经;又以信佛免役作号召,招致人户五千余,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者且万人。 笮融此为虽是侵吞三郡粮食,但观其之行事排场之大,不可能不为陶谦所知,可见这是出于陶谦的默许,笮融才有如此胆量。
历史上陶谦担任徐州刺史年间,北面的青州、兖州黄巾之乱此起彼伏,徐州却是太平无事,百姓殷盛,谷米封赡,流民多归之。此皆陶谦大行屯田,推广佛教之功。然而此次袁绍入侵,却是将战火烧到了一向太平的徐州,不忍百姓疾苦的陶谦,终是病倒了。
这一次,形势愈发的严峻了起来,无奈下,陶谦不顾病体的拖累,毅然召集了麾下的文武,商议起了对策。
“主公,此必是那民间谣传所致!”典农校尉陈登不假思索的说道。
“哦?谣传?元龙,却不知是何样的谣传?”陶谦一直卧病不起,诸事多是他的儿子陶商与治中陈珪、别驾糜竺共同处理。而考虑到老父亲的病体,陶商则是能不说的,都不与陶谦说,是以,陶谦养病期间,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所谓的谣传。
“是这样的,”陈等看了看父亲陈珪,见其点头,这才说道:“现在,各处都有谣传,说袁绍有野心要称帝,据说源头是两封书信,一封是袁术写给袁绍的,而另一封,则是袁绍写给袁术的回信,据说那回信上,还盖着传国玉玺的大印……”
当下,陈登就将听来的一切,详细的说与了陶谦,末了说道:“那袁绍在谣言漫天之际,却也不出来辩解什么,想来,这两封书信上的笔迹,当是袁绍、袁术的笔迹无疑,从而,他也无从辩解。如此一来,其狼子野心已昭布天下,依登以为,在无从辩解的情况下,必然会抓紧时间巩固自己的势力,而主公的徐州,则是他在东北的最后一处不安要素,只要其拿下徐州,东北一定,便难有人奈何于他,到时,恐怕便是其承帝之时了吧!”
“元龙所言不差,虽然不知道这两封书信从何而来,但是,想来却是不假,如今,昭示天下,这称帝与不称帝,自然是没什么区别,为防后顾之忧,其加紧攻打徐州,却也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