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曹铭为同学们打抱不平归打抱不平,当然没有与他们“患难与共”的意思,一边心里吐槽,一边流畅地写下答案:“三军过后尽开颜。”
“_____,孤城遥望玉门关。”
这首诗很出名,但是名声基本上都是挂在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上,很少人在课外看到这首诗还会特地去记上面那可以说是作为陪衬的两句。
这句考得真阴险。
诗词这一关曹铭凭借着两世为人强大的接触面和文化知识涉猎宽广范围有惊无险完美过关。
曹铭心里算了一下,这仅仅一个诗词默写题,恐怕他就能和人有了将近十分的差距。
但是曹铭对此并没有多大窃喜,因为他清楚地知道,中国从来不缺少学习上的人才、天才、鬼才,这种题虽然难,但想来也还有不少人能和曹铭一样全分斩获。
接下来就是难度更大的文言文、诗词鉴赏,和阅读理解三大块了。
对于曹铭来说,文言文最简单,以他现在的理解能力,基本上很快就能把整篇文言文的意思弄得一清二白,即使有一两个字的释义难以定夺,但是凭借多年积累的语感,和古人的行文习惯,基本上都会“猜得”八九不离十。
做文言文,只要明白了它的每一句话的确切意思,那基本上就和做小学算术一样soeasy。
诗词鉴赏。
曹铭看到这种题目的时候内心最为骚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在这块的理论水平基本上和他平时扯淡的水平旗鼓相当。
在大二的时候,他曾在校刊上发表过一篇:“怎样用毫无诗意的眼光欣赏一首根本没有诗意的诗。”文章,该文通篇可以说是字字珠玑,逻辑缜密,推理枚举摩肩擦踵,琳琅满目,且不留漏洞,但看完仔细一想,读后感都会出奇地一致:这丫的其实说了跟没说一样,
不过曹铭在这道他最可以卖弄风骚的题目上纠结良久,最终还是选择放弃了从专业评论角度将切入的手法,按照之前老师千叮万嘱的赏析万能模板往答案上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毕竟自己是冲着分数来的。”曹铭这样心里安慰自己。
阅读理解和诗词鉴赏一个套路,回想着之前的那些老师讲解的经典赏析,加以类比,虽然曹铭答得很憋屈,但是速度却并不慢,得分点基本都能踩到。
等距离考试考试仅仅进行了半个小时的时候,曹铭已经杀到了最后的压轴:作文。
由于一开始的预热,曹铭对这次命题作文已经有了大体上的想法。
而且曹铭知道,作文出彩无非两个方面,一个是内容上的文笔立意,一个题材上的新颖出奇。
当然,这些的前提都是要紧扣主题。
曹铭想了几秒,构思逐渐完善,等再心中将文章架构想好,更是文思如泉,水到渠成地提腕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