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亲,最忙的自然是新嫁娘。
头几天,沐秀儿赶着为张逸做了两身新衫,随后的日子几乎全数用在了绣嫁衣和红盖头上。
当然新娘倌也不是那么轻松的,她也有必须要做的事,张逸是外乡人,哪怕将来要在这里定居,想要被村子里的人接纳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为了小俩口将来日子过得顺心,苏大娘没少花心思,她是个心思活络的,打发了高大叔,趁着修房子,让他带着张逸与村子里头的人多接触,套交情。
张逸对这事自然是极为赞成的,一来,她明白苏大娘的好意,二来,那房子是她和沐秀儿将来要长住的,装修还是自己看着的好,第三,沐秀儿几乎把大事小事都揽上了身,闲得发慌的人,实在是不想成天闷在屋子里无所事事。
就这么,这几日,只要等高大叔从田地里回来,张逸就跟着他去旧屋,正好这个时辰,大伙都忙完自家的事,过来帮忙的人各家都有,还真不少。
张逸长得斯文,看上去又是个单薄的,加上知道他脚上有伤,那些粗重的活自然是轮不到她的,她能够做的也就是帮忙递个茶水,打打下手,偶尔也会出些小主意,这一来二去的,也就搭上话了。
这一天,张逸又去了施工现场,没去管修房子,反倒是坐在一张简陋四方桌边,帮人写信。
“你就在上头写,家里一切都好,收成看着也不错,叫他别操心家里,自个儿好好保重,我给他做的新鞋新袜也别不舍得穿,哦对了,再帮我问问,他过年时能不能回来。”
张逸低着头边听边写,这活也是前几天才开始的,村子里头大多都是些种地的粗汉子,正经念书识字并不多,苏大娘是有心要出方婆子那口恶气,就把张逸识文断字的事好好宣扬了一番,就这样,村里头时不时有人找她帮忙念信回信。
“张逸哥,你再帮我添一句,说我会好好照顾娘的,让我哥安心。”站在妇人身边半大不小长相憨厚的少年说完又有些不好意思地咧着嘴笑了笑。
张逸点头,也没润色直接就把这话写上了,写完后吹了吹,把信上的内容细细读了一遍,问道:“婶子,您看这样写可成吗。”
“成,成。”妇人脸上带了笑,从张逸手中接过了信,虽不识字可仍旧仔细打量了一回,折好收入袖中,接着从一旁篮子里取了几个鸡蛋:“逸哥,婶子也没啥谢你的,听说你受了伤,这个你拿去,让秀儿给你补补。”
忙摆了摆手:“婶子,这写信是举手之劳,您这样可不就见外了。”在这里可不像现代,鸡蛋到处有得买,张逸听沐秀儿说过,村里头家家养鸡,可生出来的蛋,极少是自己吃的,通常都是存够了数,上镇子里头换米面银两。
“你要不收,那才是见外呢。”谢婶硬是把鸡蛋往他手里一塞,回过头又冲着小儿子说道:“我先回去做饭,你好好在这里帮忙,可千万别添乱,逸哥儿,你要有啥事尽管吩咐他做,别看他个头不大,可有的是力气。”说完也不给张逸再开口的机会,起身就走。
张逸手里捧着鸡蛋,转过头有些无措地看着二柱。
“张逸哥,你就收下吧,不然我娘不安心。”二柱揉了揉鼻子,犹豫了那么一下,小声说道:“张逸哥,我求你个事,你能,你能教我认字吗?”大概是怕被嫌弃,又追加了一句:“其实我也不是一个字不识,常见的还是晓得些的,可我想多认些,以后能亲手给我哥写信。”
看着那少年渴望的眼,张逸心思一动,点了点头。
到了正午,苏大娘和沐秀儿推着小平板车,带着面点过来。
这是村里头的规矩,人家包工包料帮忙做活出力气,可肚子你得管饱。
千万不要亏待了装修工的肚子,何况那人些还都是同村,是以后要长期打交道的,为这个,张逸又特意拿了些钱出来,请苏大娘帮着安排,尽量弄得丰富些。
没二话,苏大娘就把这事包下了。
今儿有包子,还有猪骨头汤面,远远就闻到了香味,男人们捧着碗,个个脸上笑眯眯的。
沐秀儿从小食盒里另端了一碗面,送到了张逸面前:“他们口味重,我怕你嫌腻,给你重作了份。”
碗里也不见得比别人多些什么,可这样的行为仍旧是免不了引得众人一番调笑。
张逸不以为然,拿了筷子,撩起面条吹了吹,送入了嘴里,手擀的面条爽滑有嚼劲,配上这汤味道正好,赞了句:“真好吃,你手艺真好。”
沐秀儿脸上带着笑:“我看你是饿着了,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