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后,著名作家安妮出版了重磅作品《我的紫色芳香小说》。”
“艾琳所埋下的伏笔蓄势待发,有天英国著名报社的书评人收到了一封匿名举报信,声称安妮的新作,有抄袭老朋友艾琳的嫌疑。”
“后来这件事情登报,评论家得到了猛料,情绪激动控诉安妮这种背叛老友的无耻行径,说她这是兔子吃窝边草的行为,不仅整段整段的抄,就连整体架构和人物塑造也一锅端走。”
“反观老朋友,记者深情写道,高尚地拒绝落井下石,不肯接受采访,最佳作品横空出世,堪称当代经典,却被出版商弃之不顾,名下作品均已绝版。”
“安妮从此跌落神坛。艾琳则因为高尚的品质而受到了无数人的尊敬。”
“接着,艾琳开始受到版权代理人的追捧,围绕着他的新作和旧作产生了无数版权纠纷,电影改编权很快以高昂的价格被竞拍,混乱喧闹的版权大战一场接着一场,随之而来还有各个国家的文学奖,布克奖、惠特布莱德奖、美第奇文学奖、书评人协会奖。”
“《我的紫色芳香小说》每天都在全球狂销,而作者艾琳几乎每都要参加盛宴。”
“故事的最后,事情以荒谬的方式尘埃落定。”
“那是好多年之后的事情了。剧本的最后一幕发生在冬夜,安妮的家中,彼时抄袭风波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两人重归于好。安妮和艾琳围炉而坐,喝着酒,回忆起少年时代的友谊。在醉眼朦胧中,就连被抄袭的安妮本人也怀疑起自己这部作品的原创性——”
“我们的人生,她说,总是交织在一起。万事万物,我们都讨论过一千遍。我们读一样的书,经历过、分享过那么多事情,所以我们的观念、我们的想象,以某种奇特的方式熔铸在一起,以至于,最终,或多或少地,我们写了同样的小说。”
两位公证员讨论到剧本的结尾,然后纷纷沉默下来。
第三位公证员开始准备最后的总结:“所以,亦恒的这部作品,剧情围绕一起发生在朋友之间的文学剽窃案展开,抄袭者艾琳自导自演、贼喊捉贼,精心布置好骗局,通过复印手稿、改写内容、出版作品、分发作品、有意举报这几个环环相扣的步骤,把陷阱放在了被抄袭者安妮脚下,也就是说,只要作品真正的主人发表出这个故事,那么所谓的剽窃案就必然发生。”
“没错。这样一来被剽窃者成了剽窃者,人人喊打,剽窃者成了被剽窃者,博人同情。”
“情节的设置还真是够精妙的。最后的结局也相当出人意料。”
“在剽窃者得手的时候,大家肯定也跟我一样,期待转折,期待作者用巧妙的方式揭示真相,让正义得以彰显。”
“结果完全没有。直到最后,剽窃者仍然得志,反而是被剽窃者陷入了对自己的怀疑。她怀疑是因为自己跟朋友的关系太过密切,所以写出了同样的书。”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设置情节呢?”
众人陷入沉思中。